新型改性剂处理碳酸钙在聚烯烃(PP、PE)中的应用研究
汪忠清1 欧玉春2
(1.南京化大金来旺塑胶技术有限公司, 南京 210017;
2.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, 北京 100080 )
(转自《广东塑料》杂志2004NO.5)
摘 要
研究了JL-G02新型改性剂处理碳酸钙在聚烯烃(PP、PE)中的应用情况。研究结果表明,这种经JL-G02型改性剂(Modifier)改性的碳酸钙与普通碳酸钙相比,颗粒以原生粒子状态均匀分布,不团聚,其中部分以纳米粒子状态存在,因此填充于聚烯烃(PP、PE)制品中,不仅能改善体系的加工性能,而且赋予制品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,达到增韧补强的效果。
关 键 词:改性剂;碳酸钙; 聚烯烃(PP、PE)
0 前 言
碳酸钙是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广泛使用的无机填料。在橡胶、塑料制品中添加碳酸钙等无机填料,可提高制品的耐热性、耐磨性、尺寸稳定性及刚度等,并降低制品成本,但无机填料亲水疏油的表面特性,使其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,因此加工中易形成不规则的聚集体,造成在高聚物内部分散不均匀,从而产生界面缺陷,导致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。为了克服碳酸钙应用上的自身缺点,改善其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性,使其成为一种功能性补强增韧填充材料,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[1,2] 。
我们采用JL-G02型改性剂对普通轻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,通过物理及化学作用,使碳酸钙表面有机化,从而防止碳酸钙粒子团聚,颗粒以原生粒子状态均匀分布,其中部分以纳米粒子状态存在,因此应用于聚烯烃(PP、PE)复合材料加工体系中,不仅能提高分散性和相容性,改善体系流动性及加工性能,而且赋予制品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,达到增韧补强的效果。
1 实 验 部 分
1.1 主要原料与设备
聚丙烯 (PP) F401 扬子石化公司
聚乙烯 (PE) 5070EA 盘锦石化公司
改性剂(Modifier) JL-G02 南京金来旺塑胶技术有限公司
钛酸酯偶联剂 工业级 外购
铝酸酯偶联剂 工业级 外购
碳酸钙(CaCO3) 工业一级 外购
高速混合机 SHR-10A 张家港科达机械有限公司
双辊筒炼塑机 SK-106B 上海橡胶机械厂
注射成型机 SZ120 扬州通扬机械有限公司
万能材料试验机 INSTRON4466 英国
电子显微镜 JMC-35C 日本
1. 2 试验方法
1. 2. 1 碳酸钙表面处理方法
将普通碳酸钙烘干至水份0.5%以下,加入高速混合机中,按2.0 %(W)添加JL-G02型改性剂,升温至100℃,搅拌10min出料,制成改性碳酸钙备用。
1. 2. 2 试样制备
1.2. 2 .1 PP试片制备
将PP树脂加0.5%的白油90℃下进行予处理15min,再加入普通碳酸钙或改性碳酸钙等原料,按配方配料,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10min出料备用。混合料在双辊炼塑机进行塑炼,在210℃下充分塑化10min,制成1.0 mm厚的薄片,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切割成哑铃形试样备测试。
1.2. 2. 2 PE 试条制备
先将PE树脂、加工助剂及普通碳酸钙或改性碳酸钙等原料,按不同的配方配料,在混合机中充分混合10min出料备用。混合料在双螺杆在200℃下挤出造粒,再注射成标准试条,室温下放置16小时后备测试。
2 结 果 与 讨 论
2. 1 碳酸钙改性前后微观形态比较
在电子显微镜下,对普通碳酸钙及改性碳酸钙进行颗粒微观形态比较,结果见图1
普通碳酸钙 改性碳酸钙
图1 碳酸钙改性前后电镜照片对比
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,普通碳酸钙粒子分布范围广,多以聚集态的形式存在,而改性碳酸钙粒子经表面改性处理,表面能低,不团聚,达到均匀分散,多以原生粒子状态存在,其中部分是以纳米粒子状态存在(粒径小于100nm ),因而它能在聚烯烃(PP、PE)树脂中达到较好分散,起到增韧补强作用。
2. 2 PP试片性能比较
采用经JL-G02改性剂、钛酸酯偶联剂及铝酸酯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分别制样,试样在INSTRON4466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,测试结果见表1
表1 测试结果比较
名称 空白 铝酸酯 钛酸酯 JL-G02改性剂
添加量 % 0 2.0 2.0 2.0
碳酸钙 份 30 30 30 30
拉伸强度 Mpa 29.97 30.22 31.29 34.14
扬氏模量 Mpa 2853.3 2702.1 2852.5 2956.9
断裂伸长率 % 5.954 15.747 18.864 28.836
注: 1.配方 PP 70份 碳酸钙 30份 加工助剂适量。
2.添加量为相对于100份碳酸钙的用量。
2. 3 PE试条测试结果比较
把PE树脂、加工助剂及普通碳酸钙或改性碳酸钙按一定比例经挤出早粒、注射制样,测试结果见表2
表2 测试结果比较
名称 缺口冲击强度J/m 拉伸强度 Mpa 断裂伸长率 %
普通碳酸钙 132.0 19.0 669.7
改性碳酸钙 406.5 21.0 809.2
注: 配方 PE 80份 普通或改性碳酸钙 20份 加工助剂适量。
从表1、表2测试结果可以看出,JL-G02改性剂处理碳酸钙用于聚烯烃(PP、PE)填充体系,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,PP试片的断裂伸长率比未处理的提高近五倍,PE试条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三倍多,说明经JL-G02改性剂改性后碳酸钙能更加均匀的分散到制品中,具有很好的相容性,通过化学键合作用,达到增韧补强效果,因此可以进行高填充,降低织品成本。而且物料易塑化,表面亮度高,综合加工性能优良。这是由于普通碳酸钙表面极性强,表面能高,聚烯烃(PP、PE)树脂中易于团聚,不易分散,从而影响制品加工性,并破坏制品的力学性能。而改性碳酸钙表面已有机化改性,表面能显著降低,不易团聚,基本上是以原生粒子状态分散到聚烯烃(PP、PE)树脂中,并通过有机改性剂的分子桥架作用,在界面上产生强的粘合作用,而其中部分以纳米状态分散的刚性粒子渗透到聚烯烃(PP、PE)树脂三维网络结构中。依据非弹性体增韧改性观点, 刚性纳米级碳酸钙粒子表面缺陷少,非配对原子多,与聚烯烃(PP、PE)树脂结合牢固,在受到外力作用时,引起基体树脂银纹化吸收能量,发生脆-韧转变[3],从而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产生裂纹化,使复合材料达到增韧补强效果,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。
2. 4聚烯烃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比较
我们对聚乙烯PE/ CaCO3 复合材料填充体系的冲击断面进行电镜扫描分析,SEM照片见图3、图4
图3 PE/普通CaCO3 图4 PE/改性CaCO3
从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,PE树脂中填充未改性的普通CaCO3 ,颗粒团聚,粒径大,分散不均匀,界面结合差,因而材料收冲击时易形成应力集中,破坏制品的力学性能。
从图4可以看出,PE树脂中填充经JL-G02改性剂处理的改性CaCO3 ,颗粒无团聚现象,无机相均匀地分散到PE 树脂连续相中,经高效改性的普通CaCO3 有机化界面与树脂粘接优良,无界面分离现象,整个复合材料体系形成丝状相互牵缠在一起,因而当复合材料受冲击时,能产生大量的银纹吸收能量,从而使制品的冲击强度大为提高。
SEM照片比较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经JL-G02改性剂处理的改性填充于复合材料体系,有利于制品的力学性能提高,这对聚烯烃(PE、PP)树脂填充改性具有很好的实用的经济价值。
3 结 论
3.1 经JL-G02型改性剂(Modifier)处理的改性碳酸钙与普通碳酸钙相比,颗粒以原生粒子状态均匀分布,不团聚,与聚烯烃(PP、PE)树脂具有极好的相容性与分散性,能够增加填充量,同时达到增韧补强效果。
3.2 实验结果表明,新型改性碳酸钙与聚烯烃(PP、PE)树脂相容性,能够均匀分散,PP试片的断裂伸长率提高近五倍,PE试条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三倍多,这对于聚烯烃(PP、PE)树脂填充体系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。
3.3 SEM照片比较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经JL-G02改性剂处理的改性填充于聚烯烃(PP、PE)复合材料,体系界面粘接优良,无界面分离现象,可形成的大量银纹结构使制品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。
3.4 经JL-G02型改性剂处理的改性碳酸钙填充于聚烯烃(PP、PE)树脂中,与普通碳酸钙相比,不仅易塑化,流动性好,加工性能优良,表面光泽高,而且试样的强度及断裂伸率明显提高,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。
参 考 文 献
1. 郑永军,刘崇义,复合偶联剂表面处理碳酸钙的新工艺研究[J]。 辽宁化工,1999,(5):284-286
2 M.E.Aub-Zeid, Colloid and Surface , 1985 (16): 301~307
3. Q. Fu , G. Wang and J. Shen , J . Appl. Polym. Sci. , 1993 ,49(4) , 673